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最美校长——泾川县高平镇梁河小学梁玉虎

    信息发布者:chenliang
    2017-07-24 15:55:13    来源:甘肃教师学苑   转载

     梁玉虎,泾川县高平镇梁河小学高级教师,校长。自参加工作以来,一直扎根山区,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。先后辗转于梁河四所学校,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撒向这方偏远的山区,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。


      梁河是泾川县有名的“三河”之一(梁河、黑河、红河作为泾川县三个自然条件艰苦的乡镇,被当地百姓称为“三河”,梁河后被并入高平镇),属全县边远山区,距镇中心40多里,经济落后,交通不便。草滩小学地处梁河全境最西,山高坡陡,道路以土路和砂石路为主。他在这里工作过8年之久,赴教育办开会、学习或送材料,自行车、摩托车就是他的交通工具。每遇雨雪天气,就只能步行,风雨途中一把伞、一双雨鞋。每次大雪封路,单趟步行时间长达2至3小时,那些步行的情景,虽然没有镜头记录过,但学生和群众是最好的见证。在山区工作的28年里,骑坏5辆自行车、一辆摩托车。


      梁河的小学学校规模小,办公经费缺乏,为了给学校节省经费,他没有雇佣灶事员,和其他老师一起烧水做饭,每周星期天下午从家里带来干粮、米、面、油等生活必需品自己做饭吃。二十多年来无数个寒暑,他从没有向组织提出过调动的要求,无怨无悔默默地坚守着、奉献着,从没有因为条件艰苦而耽误过学校工作,而且在他任校长后,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由全镇的末尾跃居全镇前三名。有些村民说:“你太辛苦了,还不如我们打工的,我们打工的最起码一日三餐不用愁。”他却笑着说:“以苦为乐吧!”他对全体师生说:“草滩的条件差,但质量绝对不能差。”




      面对学校的事务性工作和服务性工作,不论大小,他总是亲自干,一方面为了把工作干好干彻底,另一方面为了率先垂范,起个带头模范作用,使老师都能像他一样把工作干好,做学校的主人。学校的房子漏水,墙烂了,院子需要平整,这些活,他都率领师生干,把节省下来的劳务费,用于教育教学。梁河条件差,师生理发不方便,他就从家里拿来理发工具,为师生义务理发。一些村民看他理得好,利用吃饭时间找他理发,他也热心的为百姓服务。


      梁河没有支柱产业,青壮年都外出打工赚钱,留守儿童相对较多,辍学现象时有发生。他每学期都要上门动员,直到学生返校为止。他用责任心、良心、耐心教育顽皮的孩子,从不体罚、辱骂学生,用爱心温暖学生、感化学生。“每天看着这些快乐的孩子,就觉着守在这山里当一辈子山村教师值了。我爱教师这个职业,我更爱孩子,孩子们也爱我,我留下,就是为了让我的学生都能走出这深山。”他说,让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,改变他们的命运,是他最大的心愿。


      他常常说:“校长是教师的领头雁,自己飞不高,飞不远,教师就更飞不高、飞不远。”所以他不断地加强业务进修,订阅报刊杂志,学习先进理念,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。他带领教师搞课改,大胆尝试。每一学期,他都组织教师听课、评课、说课20多次。积极开发校班本课程,如武术操,经典诵读,棋艺书画,剪纸等,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,提升了办学品位。面对新课改,他积极带头探索研究,结合山区实际倡导教师尝试快乐式教学法,寓教于乐,取得了显著成绩,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。




      他所在的学校,学生爬山涉水,加之留守儿童多,接送保证不了,这是最大的安全隐患。他经常对教师说“安全是第一责任,质量是第一要务”,这些孩子的生命安全靠我们。涨河了,他和老师一起背孩子过河,下雨了,打电话和孩子家长联系,询问孩子是否安全回家。他心系每个孩子的安全,时时不忘孩子的安全,组织家长、老师护送学生回家。离校了,乡里的孩子只能护送一半路程,一半路程要靠学生。有一天下午放学后,平凉摄影协会的记者一行十多人,乘车从黑河自西向东路过草滩,发现草滩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,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歌靠右边行走,他们深受感动,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幕。由于工作到位,他所在的学校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。作为一所山区学校的负责人,这是对他工作的无声表奖和最大的安慰。


      身为校长,他的教育思想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。无论调到哪所学校,首先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,他运用教育家的话说:“好习惯是学生的第一成绩”。他喜欢书法、音乐,山里没有音乐老师,他就教孩子们唱歌;平时闲暇时间,他就练习书法,在他的影响下,他的学生字写得都很认真。每遇学校活动,他用歌喉感染学生,激励学生,用书画陶冶师生的情操,还培养了很多书画功底好的学生。他利用双休日、节假日,除给本校书写外,还为多所学校及村社写永久性宣传标语。


      他先后在梁河山区的董家、渠刘等4所学校任教,担任校长。“我一直在梁河山区的学校转圈圈,但我不后悔,因为我的学生大部分走出了山区,改变了他们的命运。”他心系教育,关爱学生,他说退休以后可以的话还希望再教几年书,山区贫穷、信息闭塞,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教师走进山区,让山区的孩子有学上、上好学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1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村民评论
    chenliang2017-07-24

    沙发

    回复
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